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
我爱古地游

查看数: 6263 | 评论数: 2 | 收藏 0
关灯 | 提示:支持键盘翻页<-左 右->
    组图打开中,请稍候......
发布时间: 2015-1-15 13:45

正文摘要:

半年时间,便也足可在他当年去过的地方做一次走马观花了。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为方便民众的旅游,古代的官吏制度中,早在公元10世纪便设有主管有关事务的官员,并 ...

回复

admin 发表于 2015-1-15 13:47:01
半年时间,便也足可在他当年去过的地方做一次走马观花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为方便民众的旅游,古代的官吏制度中,早在公元10世纪便设有主管有关事务的官员,并制定了相关的迎宾制度和旅游法规。据《逸周书》记载,当时的官府已明文要求地方须为商旅者开辟道路,每隔10里处设井,每隔20里处设旅舍,守城的人还得为旅行者提供兑换散钱的服务。因古时候的条件所限,人们出门远游不论是人在旅途,还是暂居旅舍,都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。周昭王在外出巡游的时候,不幸死于沉船;徐霞客在旅行途中,3次遭到匪徒的洗劫,4次彻底断粮,55岁游及云南境内时染上重疾,回家后的次年就去世了……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正因为古人在旅游中要面临着许多的危险,所以那时候的人在旅游中也就显得特别的迷信,在考虑出门之前,多半会为自己占上一卦,问一问旅途中的吉凶。《周易》中的《旅卦》,就是专门用来占卜旅行的吉凶的。为免在旅途中死于非命,古人在出游时十分注意其间的利害关系,对什么样的环境不适合久留,什么样的食物不宜食用等,都多有讲究。《山海经》记载了60多种“见则死”、“能食人”、“见则大水”等旅行中可能遇及的自然凶险,这些都是当时的旅行者必须提防和躲避的。而书中记载的130多种“食之不饥”、“服之不夭”、“服之不寒”等食物,则常常成为古人旅途中保命的法宝。


13720329709

客服热线

陈先生

周一至周日:08:00-22:00

微信扫一扫

©2014  汇途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( 鄂ICP备15013399号 )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2  技术支持:网络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